东美曾氏大厝:漳州海洋文化性格的见证
文章字数:2903
“番仔楼”(蔡文原摄)
番仔楼内所有房间由廊桥相连,雨天走遍全庄也不会淋到雨。 (蔡文原 摄)
在大夫第,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砖雕,精致程度无不令人击节赞叹。 (蔡明辉 胡智勤 供图)
番仔楼后楼为红砖建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番仔楼被征用为东美小学校舍,其后楼被作为教室使用。一九八四年,当地政 府将全部房产归还给曾氏族人。 (蔡明辉 胡智勤 供图)
漳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
漳州传统文化源于中原,又打下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有黄土地文化的本色,更具有海洋文化的特质。“海滨邹鲁”是漳州城市的传统标识,“爱拼敢赢”是漳州民众的文化性格。由于漳州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出海谋生、越洋打拼的人很多,是闻名遐迩的“侨乡”。而“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汉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之一,漳州人在海外发家后的第一等大事就是回故里“起大厝”(“起”,在漳州方言里是“建造”的意思。“厝”,在漳州方言里是“房屋”的意思)。
这种观念犹如天生的信仰,就像遗传基因一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召唤一茬又一茬的海外游子回乡兴建宅第。
由于受海外建筑的影响,他们兴建的宅第往往带有鲜明的南洋风格,而漳州方言称“洋”为“番”,因此这些具有南洋风格的建筑就被称为“番客厝”或“番仔楼”。
历经岁月风霜的摧残,漳州城乡至今仍保存着不少“番客厝”或“番仔楼”。这些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见证了漳州人勇于拼搏进取、善于吸纳外来文明的文化性格。
气势恢宏,布局严谨
曾氏大厝位于漳州市龙海角美镇东美村墩上社,包括番仔楼和大夫第两大部分。番仔楼坐南朝北,大夫第坐北朝南,两座巨型宅第相背而建,中间隔着一条1米多宽的巷道。
曾氏番仔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共有13幢楼房、99个房间,分9个院落,总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呈“凹”字形布局。前排正中间为曾家宗祠,门窗、房梁上布满各种精美的石雕、木雕,呈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
其余98间则以宗祠为中心,基本上是左右对称有序地布局,分为前、中、后三排。楼房外面的方形廊柱,柱与柱之间的半圆拱门,从东南亚购买运回的欧式彩色瓷砖、花瓶状的瓷制栏杆,都表现出鲜明的南洋风格。在第二排大楼二层中楼的二层中间主厅设有取暖壁炉,壁炉的烟囱像两只耳朵立在楼的屋顶,楼的两侧各建有一个钟楼,更是洋溢着浓烈的异国风情。
但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又融入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特色,楼房内部通风、采光也参照中国传统做法。总体风格可说是中西合璧,把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与海外舶来的南洋风情融为一体,目的就是尽可能更加适宜人的居住。
13幢楼房通过回廊和天桥连成一体,即便刮风下雨,在整个建筑群中穿行,无论从哪一幢楼走到哪一幢楼,都不用撑伞,可见其建筑构思之巧妙、整体布局之严谨。然而最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大厝的供排水系统。在番仔楼的后花园东边有一台风力抽水机,利用风车抽取井水,储存于楼顶水塔内,再通过锡质管道流向各座建筑,各个房间都装有从南洋运来安装的水龙头。番仔楼前有一口大池塘,叫月池(后被填为平地)。
月池一边连着九龙江,一边连着整个建筑群的下水道。楼房与楼房之间的通道下面就隐藏有用于排水的下水道。下水沟都通向月池,排水十分畅通,整个建筑群无论在哪个角落把小皮球扔进下水道,都会顺着下水道流到月池中。100多年前先人的智慧对我们如今的城市科学排水、预防内涝仍然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大夫第则是典型闽南风格的三进式大厝,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39个房间。当年大厝的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花钱捐了个候补道台的虚衔,照样经商,不用入仕,就能把自己的豪宅称为“大夫第”。可惜的是,当年曾振源穿官服的画像毁于20世纪60年代。
曾氏大夫第集闽南建筑技术工艺之大成,曾氏番仔楼则堪称闽南地区番仔楼中的经典之作,这两座大厝历尽百年的风雨,至今风采依旧,仍然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昔日的辉煌。
20世纪50年代初,曾氏番仔楼被征用为公房,有的房子被当作东美小学校舍,有的用作粮库,直至1984年,政府才将全部房产归还给曾氏族人。
工艺考究,精美绝伦
曾氏大厝,无论是传统风格为主的大夫第,还是南洋风格融入传统元素的番仔楼,其建筑工艺都十分考究,屋架、梁枋、斗拱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砖雕,其精致细腻程度无不令人击节赞叹。
当时的主人以重金聘请各地著名的工匠师傅来施工,有“一斗石粉一斗银子”的说法,意思就是工匠雕刻出一斗石粉,报酬是一斗银子,真可谓“天价工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主人出手之阔绰,也可以看出主人对工艺精湛的追求。而屋梁和斗拱等处镀金都镀的是真金,成本极高,时过百年,现在看起来仍然金碧辉煌,格外耀眼。
而呈现典型闽南建筑风格的大夫第的精美木雕更是吸引人的眼球。大厅的一对透雕花窗十分实用又美观,光线可以通过透雕的狭窄缝隙从窗外透进窗内,但窗外的人看不见窗内的东西,采光、通风的方式极为科学巧妙。
更巧妙的是横平竖直、看似普通的窗棂图案隐藏着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上联是“花开千秋雪”,下联是“日出万家和”。没有认真观看、仔细琢磨是看不出其中的秘密的。
面向大海,奋勇开拓
曾氏大厝是当地的华侨巨富曾振源花巨资建造的,其中番仔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历时14年,耗资白银17万两,方才大功告成。大夫第的建设要比番仔楼早10多年。
曾振源经商发财后“荣归故里”,在家乡先建了大夫第,后来更加富有了,对大夫第这样的豪宅不满足了,于是又新建了番仔楼。
曾振源在家乡东美村墩上社度过他艰辛的青少年时代,以捕捞田螺为生,家境十分贫寒。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勇敢地迈出家门,走向大海,只身前往南洋谋生。经过摸爬滚打、不懈努力,在异国他乡立稳脚跟,后参与组建星洲海港船务局、丰源航务局,在新加坡发家致富,又继续打拼,到印尼三宝垅开创实业,终成巨富。在其事业鼎盛期拥有29艘轮船,其中较大的有13艘,充分展示了漳州人面向大海、敢闯敢干、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海洋精神。
他的家乡东美村地处九龙江入海口,这里的许多人不甘固守贫穷的小渔村,漂洋过海,经商贸易,终于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曾氏大厝可以说就是漳州人海洋文化的最好见证,它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物质遗产,也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振源发家致富后不忘桑梓故里,在生他养他的家乡建造了这两座宏伟壮观让乡人引以为骄傲的大厝。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扬眉吐气的炫富。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华侨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曾氏番仔楼前排正中曾氏宗祠(家庙)门前有一副楹联:祖泽绵长距鲁国已七十五世,庙貌壮丽冠芗江之廿八九都。
下联说“庙貌壮丽”,自然不乏光宗耀祖、踌躇满志的自豪感,但上联说自己是曾子的后代,更多是让人感受到主人对祖宗的敬仰和对家乡的热爱。曾氏番仔楼竣工后,时值黄河泛滥,曾振源捐赠大量银元赈灾,体现了中国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当时朝廷赐赠“曾浦堂”如今还保存在曾氏大厝中。
曾振源坚守传统美德,又吸取异域文明,这也体现在他建造的大厝上,曾氏大厝就是中西合璧的典型。其实,角美镇乃至整个漳州市的许多“番客厝”都有这种既中又西、中西一体的特点,只不过是曾氏大厝把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许初鸣 来源:“学习强国”漳州学习平台)
番仔楼内所有房间由廊桥相连,雨天走遍全庄也不会淋到雨。 (蔡文原 摄)
在大夫第,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砖雕,精致程度无不令人击节赞叹。 (蔡明辉 胡智勤 供图)
番仔楼后楼为红砖建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番仔楼被征用为东美小学校舍,其后楼被作为教室使用。一九八四年,当地政 府将全部房产归还给曾氏族人。 (蔡明辉 胡智勤 供图)
漳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
漳州传统文化源于中原,又打下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有黄土地文化的本色,更具有海洋文化的特质。“海滨邹鲁”是漳州城市的传统标识,“爱拼敢赢”是漳州民众的文化性格。由于漳州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出海谋生、越洋打拼的人很多,是闻名遐迩的“侨乡”。而“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汉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之一,漳州人在海外发家后的第一等大事就是回故里“起大厝”(“起”,在漳州方言里是“建造”的意思。“厝”,在漳州方言里是“房屋”的意思)。
这种观念犹如天生的信仰,就像遗传基因一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召唤一茬又一茬的海外游子回乡兴建宅第。
由于受海外建筑的影响,他们兴建的宅第往往带有鲜明的南洋风格,而漳州方言称“洋”为“番”,因此这些具有南洋风格的建筑就被称为“番客厝”或“番仔楼”。
历经岁月风霜的摧残,漳州城乡至今仍保存着不少“番客厝”或“番仔楼”。这些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见证了漳州人勇于拼搏进取、善于吸纳外来文明的文化性格。
气势恢宏,布局严谨
曾氏大厝位于漳州市龙海角美镇东美村墩上社,包括番仔楼和大夫第两大部分。番仔楼坐南朝北,大夫第坐北朝南,两座巨型宅第相背而建,中间隔着一条1米多宽的巷道。
曾氏番仔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共有13幢楼房、99个房间,分9个院落,总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呈“凹”字形布局。前排正中间为曾家宗祠,门窗、房梁上布满各种精美的石雕、木雕,呈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
其余98间则以宗祠为中心,基本上是左右对称有序地布局,分为前、中、后三排。楼房外面的方形廊柱,柱与柱之间的半圆拱门,从东南亚购买运回的欧式彩色瓷砖、花瓶状的瓷制栏杆,都表现出鲜明的南洋风格。在第二排大楼二层中楼的二层中间主厅设有取暖壁炉,壁炉的烟囱像两只耳朵立在楼的屋顶,楼的两侧各建有一个钟楼,更是洋溢着浓烈的异国风情。
但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又融入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特色,楼房内部通风、采光也参照中国传统做法。总体风格可说是中西合璧,把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与海外舶来的南洋风情融为一体,目的就是尽可能更加适宜人的居住。
13幢楼房通过回廊和天桥连成一体,即便刮风下雨,在整个建筑群中穿行,无论从哪一幢楼走到哪一幢楼,都不用撑伞,可见其建筑构思之巧妙、整体布局之严谨。然而最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大厝的供排水系统。在番仔楼的后花园东边有一台风力抽水机,利用风车抽取井水,储存于楼顶水塔内,再通过锡质管道流向各座建筑,各个房间都装有从南洋运来安装的水龙头。番仔楼前有一口大池塘,叫月池(后被填为平地)。
月池一边连着九龙江,一边连着整个建筑群的下水道。楼房与楼房之间的通道下面就隐藏有用于排水的下水道。下水沟都通向月池,排水十分畅通,整个建筑群无论在哪个角落把小皮球扔进下水道,都会顺着下水道流到月池中。100多年前先人的智慧对我们如今的城市科学排水、预防内涝仍然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大夫第则是典型闽南风格的三进式大厝,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39个房间。当年大厝的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花钱捐了个候补道台的虚衔,照样经商,不用入仕,就能把自己的豪宅称为“大夫第”。可惜的是,当年曾振源穿官服的画像毁于20世纪60年代。
曾氏大夫第集闽南建筑技术工艺之大成,曾氏番仔楼则堪称闽南地区番仔楼中的经典之作,这两座大厝历尽百年的风雨,至今风采依旧,仍然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昔日的辉煌。
20世纪50年代初,曾氏番仔楼被征用为公房,有的房子被当作东美小学校舍,有的用作粮库,直至1984年,政府才将全部房产归还给曾氏族人。
工艺考究,精美绝伦
曾氏大厝,无论是传统风格为主的大夫第,还是南洋风格融入传统元素的番仔楼,其建筑工艺都十分考究,屋架、梁枋、斗拱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砖雕,其精致细腻程度无不令人击节赞叹。
当时的主人以重金聘请各地著名的工匠师傅来施工,有“一斗石粉一斗银子”的说法,意思就是工匠雕刻出一斗石粉,报酬是一斗银子,真可谓“天价工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主人出手之阔绰,也可以看出主人对工艺精湛的追求。而屋梁和斗拱等处镀金都镀的是真金,成本极高,时过百年,现在看起来仍然金碧辉煌,格外耀眼。
而呈现典型闽南建筑风格的大夫第的精美木雕更是吸引人的眼球。大厅的一对透雕花窗十分实用又美观,光线可以通过透雕的狭窄缝隙从窗外透进窗内,但窗外的人看不见窗内的东西,采光、通风的方式极为科学巧妙。
更巧妙的是横平竖直、看似普通的窗棂图案隐藏着一副对仗工整的楹联,上联是“花开千秋雪”,下联是“日出万家和”。没有认真观看、仔细琢磨是看不出其中的秘密的。
面向大海,奋勇开拓
曾氏大厝是当地的华侨巨富曾振源花巨资建造的,其中番仔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历时14年,耗资白银17万两,方才大功告成。大夫第的建设要比番仔楼早10多年。
曾振源经商发财后“荣归故里”,在家乡先建了大夫第,后来更加富有了,对大夫第这样的豪宅不满足了,于是又新建了番仔楼。
曾振源在家乡东美村墩上社度过他艰辛的青少年时代,以捕捞田螺为生,家境十分贫寒。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勇敢地迈出家门,走向大海,只身前往南洋谋生。经过摸爬滚打、不懈努力,在异国他乡立稳脚跟,后参与组建星洲海港船务局、丰源航务局,在新加坡发家致富,又继续打拼,到印尼三宝垅开创实业,终成巨富。在其事业鼎盛期拥有29艘轮船,其中较大的有13艘,充分展示了漳州人面向大海、敢闯敢干、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海洋精神。
他的家乡东美村地处九龙江入海口,这里的许多人不甘固守贫穷的小渔村,漂洋过海,经商贸易,终于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曾氏大厝可以说就是漳州人海洋文化的最好见证,它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物质遗产,也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振源发家致富后不忘桑梓故里,在生他养他的家乡建造了这两座宏伟壮观让乡人引以为骄傲的大厝。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扬眉吐气的炫富。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华侨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曾氏番仔楼前排正中曾氏宗祠(家庙)门前有一副楹联:祖泽绵长距鲁国已七十五世,庙貌壮丽冠芗江之廿八九都。
下联说“庙貌壮丽”,自然不乏光宗耀祖、踌躇满志的自豪感,但上联说自己是曾子的后代,更多是让人感受到主人对祖宗的敬仰和对家乡的热爱。曾氏番仔楼竣工后,时值黄河泛滥,曾振源捐赠大量银元赈灾,体现了中国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当时朝廷赐赠“曾浦堂”如今还保存在曾氏大厝中。
曾振源坚守传统美德,又吸取异域文明,这也体现在他建造的大厝上,曾氏大厝就是中西合璧的典型。其实,角美镇乃至整个漳州市的许多“番客厝”都有这种既中又西、中西一体的特点,只不过是曾氏大厝把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许初鸣 来源:“学习强国”漳州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