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月港:闽籍华侨华人的启航之地
文章字数:1653



  对于海洋,人类从远古开始,就充满着求知的欲望,充满着探索的热情。历史一页页翻过,我国人民漂洋过海,打通从事商贸、文化交流的海上交通路线,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月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名港,因“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而得名,核心区位于今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曾是闽南地区重要出海口。15世纪末,月港对外贸易悄然兴起,在其后约200年间,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被誉为“闽南一大都会”“小苏杭”,又与汉唐时期的福州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古代“四大商港”。
  对外开放的月港,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使我国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当年从月港输出的货物异常丰富,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更是多达100余种,其中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丝绸和瓷器。从月港进口的货物亦有100余种,大多是海外的土特产,如番被、番藤席、黄腊、冰片、番纸、番镜、粗丝布、西洋布,以及各种矿物如金、锡、铅、铜、矾土等。由月港引入和推广、普及的农作物新品种包括番薯、烟草、花生、番茄、菠萝、玉米、马铃薯、番石榴等。这些作物的传入,不仅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也使农作物结构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月港的贸易路线,同时也成为闽南人民的迁移路线。为了谋生,他们扬帆远航、乘风破浪,视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下南洋、闯东洋、泛西洋,开辟了世界大帆船航海史上维持最久的一条贸易航线。在宋元之际已有漳州人移居南洋诸国,随着明清时期月港海外贸易的兴盛,大量漳州人由月港出发到达海外。尤其是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在月港开设“洋市”,建制海澄县,部分开放海禁。月港海上贸易在明万历中期达到全盛,开通了18条航线,通往东南亚与西亚、欧洲、拉美的47个国家与地区,并以菲律宾马尼拉、吕宋岛等为中转站,与欧美一些国家进行间接贸易,一时间“海舶鳞集,商贾咸聚”。
  据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记载:“澄人习夷,十家而七”“闽人通番,皆自月港出洋”。从月港远航的中国使者、商人不绝于途。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一带,唐宋时期就出现了华商。郑和下西洋时,东爪哇杜板、苏门答腊南部的巨港等地已形成“千余家”的华人聚居区。到了明代中后期,取道月港到东南亚一带从事经贸交流更是盛况空前。
  到了近代,大批福建人为谋生走上了“闯南洋”“做番客”的商路。他们中的多数移居东南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走出去”从事海外贸易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印尼的巴达维亚和万丹、马来西亚的马六甲、越南的会安、泰国的宋卡和北大年等地,随后延展到南洋各地。在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职业中,经商是主体。从商者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居住地的营商者,二是航行于各条航线上的运输商。他们多基于地缘关系进行集结,逐渐在居住国形成了一个个华商群体。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奋斗,靠着敢拼爱赢、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些福建人从受雇于人到做小本生意,从商业贸易、餐饮服务、制造等赖以生存的传统行业为主到涉及金融、法律等领域,为侨居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在商贸货物的往来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与海外诸国产生密切交流,福建侨胞在此过程中也自然地把生产技艺和生活习俗传播到住在国。比如在语言方面,今天英文将茶叫成“tea”,据说便是根据当时闽南话发音演变而来。在农业方面,漳州海商在载运贸易品的同时,也把水牛带到菲律宾,并在当地传播犁田技术等。
  回溯月港海丝遗迹的往昔,让我们得以窥见贯穿始终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传承。曾经,一群向海而生的人们凭舟楫遨游海中,破浪而前,激波而上,锻铸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形成敢于冒险、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精神。他们敢拼敢赢,“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桑梓”,将中国的产品和文化带向了世界,加深了与各国的友好往来,让全世界认识了东方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
  时过境迁,如今的月港已“卸下”通商港口的功能,但其作为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守护着一份华侨华人看得见的乡愁。
  (作者江智猛,龙海海丝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