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马来西亚“华教园丁”莫泰熙的华教情缘
文章字数:1636

   莫泰熙,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前首席行政主任,知名华文教育家,有马来西亚“华教园丁”之称。2001年至今,莫泰熙在全球开展巡回宣讲,为各国师生们讲述马来西亚华教故事。以下分享部分莫泰熙关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情缘:  
  如果说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是个圈,那这个圈的半径就是由汉字串起的,而它的周长流淌的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想要把这个圈一直画下去,只有办华文学校才可以。在马来西亚,97%的华人会将孩子送到华文小学,小学毕业以后有10%的学生选择进入独立中学,30%进入国民型中学(SMJK),60%进入国民中学(SMK)。前两类学校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华文课,而国民中学则不然——如果没有这些华校的存在,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将产生断层。  
   华校里无声的文化浸润  
  中华文化融入华校师生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华校都开展丰富的中华文化活动,比如每年临近春节,学校就会举办“挥春活动”,还有春节表演,整个校园都是喜气洋洋的。再比如华乐团,马来西亚有很多学校的华乐团非常出色,经常被邀请到世界各地去参赛表演,也获得了傲人的成绩。这些富有仪式感的活动无形中感染了学生们,让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华校传递中华文化为人处世的思想。孔子等先贤经过百家争鸣的时代,通过记载他们的思想将一套做人的价值体系传承至今。独立中学的华文课本,单独将《论语》作为一个章节,传递“修身为学”的价值观。如果有机会和马来西亚华裔学生聊聊天,大可以问问他们,你知道“修齐中学”吗?你知道“林治平”校长是谁吗?大家肯定会点点头再会心一笑。因为华文考试中有个“应用文”的部分,常以“修齐xx”为发信单位、“林治平xx”为发件人命题。“修齐”和“治平”分别对应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词正是出自于《礼记·大学》。在华文课题中这类儒家典故处处可见,让传统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大家的思想。  
   马来西亚华教的两种精神  
  一是“林连玉精神”。1962年,莫泰熙正读中学,政府颁布的教育报告规定所有华文中学必须改为马来文、英文中学,当时祖籍泉州永春的华文教育家林连玉站了出来,坚决反对教育报告中的这项措施,他成立了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简称“教总”),争保华文教育。在一次教总工作委员会议上,林连玉慷慨陈词:“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然而他的种种努力却被视为极端的种族主义,因而被吊销了教师资格证,剥夺了公民权。1963年教总出版的《回忆片片录》记录了这段历史,给了莫泰熙很大的启发,决定将捍卫华文教育当作毕生事业。彼时年少的莫熙泰不止有一腔热血,他明白这件事不可能一蹴即至,而是需要长久努力,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80年末,莫泰熙离开任教的芙蓉中学,去肥皂厂担任厂长职务。在那里,他接到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的邀请,负责编写化学教科书,马来西亚第一套高中化学课本(1981年版)正是他编写的。后来,他又加入到第二套化学课本修订版的编委团队中。  
  对莫泰熙来说,华教工作有苦有乐,在“林连玉精神”的支撑下,他能化苦为乐,勇敢争取华文教育的合理地位。  
  二是“南大精神”。  
  毕业于南洋大学的莫泰熙,秉着母校精神,弘扬中华文化。  
  上世纪50至70年代,著名闽籍侨领陈六使倡办南洋大学,这是中国以外第一所用中文教学的大学,也是海外华文高等教育的萌芽,学校集全体南洋华侨华人捐款而建成,最终于1980年被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原校址后被建成南洋理工学院,南洋大学自此尘封于史册。当时伤痛情绪遍布华人社会,身为南洋大学学子,莫泰熙只有将对母校的崇敬化为永恒的精神力量,谨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史才不会重演。  
  被尊称为马来西亚“华教族魂”的林连玉曾说:“在多元民族的国家中,协和、友爱、和平、合作诚是重要原则,但一切的一切必须建筑在平等的基础上。”  
  1995年的南洋大学湖畔如今尚在,莫泰熙曾托友人拍下校园湖畔,暮去朝来,水尤清冽,南洋大学所传递的精神从未断离。  
  (作者:洪可恩,马来西亚华裔,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