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把折扇讲古今 “90后”师徒话传承

文章字数:2644

范寿春与李志勇师徒


妇孺老幼听讲古


李志勇化身“讲古仙”


“世事就像八宝书,无奇不有项项有,大家若是感兴趣,听我来这讲故事……”

讲古不古

每到假期,一身传统服饰、手持折扇的李志勇都会现身厦门老剧场文化公园的讲古场,化身“讲古仙”,声情并茂地用闽南语为南来北往的游客、市民讲故事。

“讲古,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曲艺形式,主要是运用闽南话丰富的词汇、特有的韵律及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说书、讲故事,听众可以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了解闽南历史、风俗、社会生活等知识,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遗讲古项目厦门市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勇解释道。

相传,讲古最早起源于东周时朝,北方称为“评书”、“说书”,南方称为“讲古”。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入南方,并吸收、融合地方的方言艺术,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曲艺形式,所以,讲古艺人常尊柳敬亭为祖师爷。

据清道光《厦门志》载:“说平话者,绿荫树下,古佛寺前,称说汉、唐以来遗事。众人环听,敛钱为馈,可使愚顾不识字者为兴感之用……”说明昔时厦门“闽南话讲古”早己存在,至少在清代已相当鼎盛,还出现了职业民间艺人,闽南人称之为“讲古仙”。在一些宫庙、市场和街道里巷,都有固定或临时的“讲古场”,民间多叫做“茶桌仔”。讲古内容无所不有,像《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地方传奇如平闽十八洞、闽王王审知等。“《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外国名著,我们也讲。”李志勇说,“但我们更喜欢讲华侨华人的故事,讲福建的本土故事,用讲古传播中国好声音。”

讲古因其传播方式简单,曾随着闽人过台湾、下南洋,流传至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成为游子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亦是增进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情感的纽带。

2008年,讲古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虽然已有数千年历史,讲古的演员在表演时也会有意讲究“复古”——穿长衫、执书卷或折扇等,但“讲古”却一点也不古。“讲古的内容不古,古今中外的故事,我们都讲;讲古的人也不古,既有师父那样90多岁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有我这样的‘90后’,还有新生代‘10后’;讲古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加入口技、默剧等表演方式外,我的学生最近还创新融入沙画表演。”李志勇表示。

“90后”讲古仙

李志勇口中的“90后”师父,是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范寿春老先生。

范寿春从小在鼓浪屿长大。“第一次在鼓浪屿的‘芦竹仔脚’(今龙头路)听到讲古,便深深迷上了它。” 范寿春回忆道。1960年,他开始创作一些讲古的民间故事,并陆续发表在报纸上。

20世纪80年代,范寿春任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时,开办“厦门方言讲古”栏目,邀请本地艺人说书讲古。退休后,他开始担任电台“讲古角”主讲人,每周一次、每次10分钟,一讲就是8年。2001年,厦门金榜公园恢复讲古场后,范老在那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公益讲古。

1995年到2005年期间,范寿春还受北京国际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等邀请,录制500个故事,通过各电台向海内外传播讲古。2006年,年近80岁的范寿春老先生应邀到新加坡为闽南乡亲讲古,半个月内连讲8场,场场爆满,成为当时华社的一大盛事。

如今,年事已高的范老渐少登台,但仍将传承讲古视为一种责任和执念。生于1990年的李志勇正是他的第一个入门徒弟,“2006年初见师父时,我还是一个准备参加文艺比赛的中学生。当时在一场活动中听到他的讲古,之后到他家向他请教能否借一些剧本,并现场表演了一段。没想到即兴表演得到老先生认可,说我应该跟他学讲古。他见我穿着传统服饰,就专门回房间换了件长衫,出来后让我敬他一杯茶。拜师礼就这么简单而又不失传统地完成了,从此我也成了一名讲古人。”此后,师傅写剧本,徒弟表演;师傅指正,徒弟打磨;师徒登台,师徒再授徒……

“2021年5月,正值建党百年,我对范老说,如果五代闽南语讲古人同台献礼,应该很有意义,但他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不敢请他出席。没想到,他一听,就很赞同,并说自己坐着轮椅也愿意参加。当天在金榜公园,天气很热,范老不但坐着轮椅现身,还亲自登台表演。当话筒传递到他手中,原本看上去没什么力气的老人瞬间神采飞扬,讲的内容也远远超出我们设想的。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舞台的魅力。”李志勇回忆道,“范老用他的实际行动教会我们,活到老,讲到老,讲古这门艺术值得用一生坚守、传承。”

无国界 众乐乐

“耸动九重三寸舌,贯穿千古五车书。”讲古作为融合闽南方言与语调、表情、肢体动作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传承往往没有文字和实物,仅仅依靠表演者的口耳相传。

语言是讲古传承的主要形式,却也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讲古是用闽南语方言进行的,闽南地区之外的人往往听不懂,而且讲闽南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所以,作为一种地方曲艺,虽然曾走出国门到东南亚闽南籍侨胞聚居的区域表演,但一直没能走向全国,甚至无法走出闽南地区。” 李志勇表示。

2018年李志勇带着讲古,首次在福建省丹桂杯曲艺大赛上获得二等奖。2019年,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非遗周曲艺展演,讲古第一次入选,到天津表演。“那次在天津参加展演,是闽南语讲古首次走向全国舞台,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我表演完走下舞台,一群人拦住我,其中还有来自非洲的客人。他们的翻译告诉我,这群客人说我们的表演是他们这次中非交流活动中看到的最精彩的表演,问我讲的是什么内容,并希望能与我合影留念。”李志勇兴奋地回忆道,“这足以证明,闽南方言讲古虽然是地方性曲种,但仍然可以走上全国舞台,得到北方观众的认同;而且,我们的表演是无国界的,听众也许听不懂语言,但他们可以通过表情、身体语言等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021年,天津举办全国曲艺邀请赛,李志勇带着学生与来自台湾的“讲古仙”王子龙合作,创作的群口讲古获得大赛双十佳节目。“那是两岸三代讲古人第一次合作在全国性的曲艺赛事中获奖。”李志勇说。

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强盛的生命力,只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立足当下不断求变出新。“讲古这种古老而美丽的语言艺术,要传承、要创新,就要勇于突破,用不同的方式为其赋能。”李志勇说。为此,他正在着手编写《少儿讲古艺术教程》、讲古动漫绘本,录制闽南语读唐诗、读童谣等。

在一代代“讲古仙”的推动下,讲古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今在厦门,已有越来越多学校专门开设讲古兴趣班,脱口秀剧场主动对接演出,知名视听APP提出合作推出讲古音视频……“未来,希望讲古能像相声、二人转和脱口秀表演一样市场化运作,适应市场、切合时代,从独乐乐变成众乐乐。”李志勇表示。(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