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六鳌古城风云录

文章字数:2647


有人誉漳浦六鳌古城宛若一柄锋利的长剑,直插海疆,搅动着一方海天风云;又犹如一部铺展在大地的厚重史册,记载着明朝六鳌徐氏10位忠勇之士抗击倭寇犯边的英雄事迹。

六鳌山,古称青山。据说,六鳌古城环青山半腰,有一处状如大鳌的巨石,因为有着“巨鳌载岳”之祥瑞气势,为此命名为六鳌城。

元末明初,倭患狼烟四起。日本武士、浪人屡屡犯我边境,在浙闽沿海烧杀掠夺,犯下滔天罪行,激起中国军民强烈的保家卫国抗倭斗争精神。自嘉靖到万历年间,闽南海疆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抗倭名将,如张经、朱纨、戚继光、俞大猷等。在闽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中,镇守六鳌卫所的徐氏为闽南沿海一带抗倭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漳浦县志》载:“徐斌,和州人。祖坚,与子通累功升绍兴卫副千户。斌以永乐间调任。世袭。”徐斌是徐通之子,是世袭镇守六鳌城的武略将军,也是开基六鳌徐氏的第一代先祖。据徐氏后人介绍,徐氏武略将军世袭十代人驻守六鳌古城,并开枝散叶,繁衍徐氏家族,为官军转化为当地驻民,即现在的六鳌镇鳌东村徐氏一族。在明朝二百多年间,六鳌古城始终巍峨耸立,徐氏武略将军治理有方。十代人守卫一座城,放眼望去,这在历史上都十分罕见。

史料记载,自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钦命随江夏侯周德兴营建镇海卫、鳌城鳌所和玄钟所(玄钟,明朝隶属漳浦管辖;现属诏安县辖制;下同),自徐斌起至徐堦,六鳌徐氏竟有10名忠勇之士,为大明抗倭大业前仆后继,纵横疆场;徐氏的第八、九、十世武略将军,徐栋、徐炫和徐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尤以徐堦的政绩战绩和为官廉洁最为突出,被后世奉为楷模。

徐堦(1582年7月~1666年9月)字懋发,号殿升;闽南漳浦县鳌山(现六鳌镇鳌东村)人;世袭武略将军管军副千户侯;后掌鳌所印、玄钟所印,又兼操捕、镇抚司、屯粮等职务。徐堦,于明天启五年二月(1625年2月16日)袭封到任。徐堦自到任起,加固海防,增加岗哨,城外多处设伏击点,并多方招募新兵,严格操练,教授士兵长短兵械,演练阵法,严格要求士兵不得扰民,与军民同甘共苦,深受当地民众的尊重与拥戴,并以卓越的领军才能和指挥能力赢得漳浦及周边沿海一带的抗倭胜利。

天启七年八月(1627年8月),据前方岗哨报,倭寇啸聚一干贼人,向六鳌城西南方向登陆侵犯海疆,徐堦沉着冷静,指挥小股军民,引诱倭寇到预设伏击点,利用预设的石头阵打得倭寇扔下兵械、财物向海边逃窜;徐堦下令全力追歼,并在海滩上与倭寇搏斗。其间,倭寇被杀和落水者有上百人,只有部分头目和番倭,败北逃窜到附近的岛屿。

为表此功,崇祯元年二月(1628年2月),漳州府上书:堦镡铁雄心、鹖冠壮志,分道守蔡、中正果毅。然部文让徐堦又兼掌玄钟所印。崇祯二年九月(1629年9月),倭寇又航海而来,在漳浦周边及漳浦的杜浔一带四处流窜,烧杀抢掠、蹂躏边土。徐堦听报,立兴师振旅,身先士卒,从杜浔一带沿路直击倭寇,直捣其巢穴,并在玄钟湖澳与倭寇激战三天三夜;徐堦指挥军民,主动出击,并利用灵活的鸳鸯阵阵法杀敌。历经官军的数日浴血奋战,寇遂溃,擒目长及番倭数十人。至此,玄钟,漳浦周边,杜浔等地民众得以安居粒食,复无倭患。崇祯三年十二月(1630年12月),为了军政屯粮的统一指挥调配,军门熊、御史罗部文,让徐堦兼镇抚司职事。

徐堦在任期间,采取有利于当地民众休养生息的措施,注重于减低百姓的赋税,并发动军民共同开垦荒地,生产粮食,自给自足;同时实施加固海防,疏道交流,屯粮恤众,资济贫苦军民等办法。

他官声清廉,“雨晾锦绸”“四菜一汤”等故事,至今传颂于世。玄钟湖抗倭大捷之后,徐堦声名鹊起,僚属乡绅、地方官吏等送礼、设宴邀请不断,都被他婉言谢绝。一天,有一当地乡绅,派人给徐堦送来几匹绸缎,不给徐家拒绝的机会,送礼之人便夺门而走。徐堦让人把绸缎挂在屋后的小院中并嘱咐道,以后若是有人赠送礼物,家人就领着送礼者去看院子中风吹雨打的绸布。这个做法被传扬出去后,民间称之为“周新风晒烤鹅,徐堦雨晾锦绸”。

徐堦及家人平时勤俭节约,吃粗茶淡饭,穿简衣布履,省下的俸禄归公军用或资济贫苦军民。吏部枢密使卢化鳌,户部主事翁竟成等僚属乡绅,在全面荡平倭寇之后,来六鳌所造访,并为其请功。徐堦设宴款待出自家乡的朝廷高官,仅以当地家常菜肴的“四菜一汤”招待。卢、翁二人看到桌席上那简备的饭菜,皆叹道:“闻徐公清正廉明、勤政为民、勤俭自律,果真如此”。徐堦曰:“先帝教训,莫敢能忘”。徐堦勤俭自律,并与部下约法三章,无论谁摆宴,宴请何方客人,都以“四菜一汤”待客,不得破费,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六鳌半岛自北而南,西边狭长的海湾,当地人称为西江,犹如一条狭长的大江与东面波涛滚滚的当地人称为东江的大海在此“碰头”,汇集成汪洋一片。

每当晚霞升起,西江霞光辉映海面,“半江瑟瑟半江红”之景致,让人沉醉,也就有了“西江映霞”灿烂景色。当年,鉴于军事要塞之缘故,六鳌古城依山而建,面临西江,犹如一头扬起鬃毛的狮子,雄视海疆。由于六鳌山处于海疆隘口,从元朝直至清朝的历朝历代,均将此山作为军事要地,派出官军加以防守。后来,由于清政府的逐步腐败与没落,加之相继颁发的“禁海令”“迁海令”等缘故,六鳌山古城的关防逐渐被弃。

站在古城之巅,向东眺望,海阔天空,一望无垠。整座六鳌古城的遗址保存相对完整,四城门四水门都原样留存。资料显示,六鳌古城周长1982米,城墙全部采用花岗岩长条石砌筑,墙厚2至3米,高6米,依山势地形起伏,筑于天然岩石上。城外以海为濠,城开西南、南、北、东4城门,各门有夯土城楼。又辟有水门,用于排洪和战时应急,还筑有墩台、观察台。保护最为完整的是北门与西门。六鳌山的西门,有着一段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从裸露的由一块块条石砌成的城墙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巍峨与坚固。城墙之外的坡地,修葺一新,成为游客度假休闲和当地村民日常娱乐场所。

古城遍植榕树,那300多株绵延于古城边上的古榕树群落,有的如同一把把巨伞,遮天蔽日;有的树根粗壮虬结,纵横交错;有的如巨大的龙爪,紧紧抓住古城墙和岩石缝隙;有的斜出崖壁,宛若观音打坐,福佑众生……城与榕相依相偎,构成“城在榕中建,榕在城中长”的奇特景观,譬如一幅气势磅礴、形象生动、生生不息的历史风景画卷。行走在蜿蜒而上的古道之中,暂且停下脚步小憩一会儿,听榕风飒飒,空气中流淌着榕树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顿觉清爽宜人,真可谓是天然的榕树公园。

站在六鳌古城上眺望,山下古风浓郁的民居、蓝天飘逸的苍狗白云、潮起潮落的大海、如泣如诉的涛声、舟楫咿呀的港湾……而今,六鳌古城翻开了新的时代篇章。(黄喜祖/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