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鹤鸣松阳 高韵深情

——赖彬文书画印象

文章字数:1872





赖彬文,字众一,1959年7月生,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闽西书画院院委、苦草书社主持。

书法作品入展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四、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第四、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大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一、二届行草书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自作诗词书法作品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全国五百强名家书法篆刻展,现代国际临书大展。曾获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福建省政府首届文艺百花奖铜奖、龙岩市政府首届文艺百花奖银奖、《全国银河书法大赛》青年组一等奖,闽西青年十大标兵称号、龙岩市拔尖人才等。

“鹤鸣松阳——赖彬文书画艺术展”日前在龙岩市客家艺术馆展出,展览规模不大,主办的级别不高,但却引起省内外众多书画家的关注。

赖彬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活跃于中国书坛,作品多次入选国展,屡获各种大奖,为福建书坛最负盛名的青年书法家之一。从新世纪起,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蛰伏画室不问江湖,成为书法界的影子和传说。他像一个荒村艺人,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老老实实地打磨手上的物件。直到这一天,当他的个人书画展呈现于世人面前,人们惊诧地发现,他的艺术已经超越过往,超越自己,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展览令人倍感惊艳的是他那些“陌生”的国画小品。赖彬文少年习画,后因专攻书法便放下了,所以人们对他的国画创作能力并不了解。这几年他重新操弄国画小品,竟心驰手往随意生发,其风其貌颇为可观。他笔下的山水题材多为林泉隐士,高山流水,琴韵松声,空濛的山色,流动的韵律,令观者思逸神飞,加之动静、疏密、工写大胆的对比,小小画幅透出大大气象。其花卉小品清雅朗润,明快素洁,颇有海派风味。作为优秀书法家的画作,高质量、多变化的线条,弥补了他国画技法的相对单纯;而娴熟、凝练的“书写”用笔,赓续传统国画的本源,使画面表现出一种当代国画作品少有的冲逸之气。

展览让人沉醉、久久不能释怀的还是他的书法作品。本次展出的书作,或行或草,均充溢着一股野逸之气。赖彬文浸淫书法50余年,自颜楷之雄厚入,广摄秦汉之朴茂,魏晋之风流、南北之奇崛、明清之庄重,博观约取,渐成风范。近20年更如老饕觅食,眼毒手快,以见好绝不放过的态度将古今典范消化于无形,于传统功力深厚,于创新想法独到,日见老辣。或是因前些年经历过一场生死大考,对生命的体悟更加透彻,他如今的笔下更多了简淡率真的意趣。

“松阳”是赖氏宗族的堂号,常见于赖彬文的书画题款。他身出于闽西客家永定乡间数十年,心却始终归于乡间,对传统中国乡土文明无限眷恋。客家乡人对书法有着特别的热情。客家乡人的孩子从小就被要求把字写好,要正襟危坐,拿正毛笔,写正笔划。只有字写得“正”,以后做人才能正。正是这种“正”的启蒙教育,对赖彬文书法与人生的影响可谓深入骨髓。尽管数十年间涉猎甚广,真草隶篆,魏晋唐宋,但他书法的根基或者说底色,依旧是来自于最具儒家伦理色彩的颜体:中和、雄强、刚毅、静穆、宽博、内在。他讲究运笔的实,点画的厚,结构的稳,他把这些被他视作基本功的东西做得非常到位,丝毫不敢放松。为避免让这种“正”过于端正乃至流于刻板,在帖学之外,他广泛临习汉隶北碑,于《张猛龙》《嵩高灵庙》《石门铭》等着力甚深,力求稳中求变,险中求平。这种以“正”为主、以“险”为辅的审美理念,在他的笔下找到了一种“粘合剂”,那就是“润”的用墨技法。他对用纸和用墨(用水)颇有心得,看他的作品,即使大块面的强力枯笔,也润泽空灵,饱含生机。

赖彬文有很高的书法理想。他有很好的悟性,对书法的学习能力极强,所以经常能看到他笔下呈现的一些“新元素”。他书画相长,近年来从画画的用笔用墨当中,得到一些“法无定法”的启发。他爱茶,茶让他的性情走向平和,书法趋向简淡。他还恋酒,酒让他放下心中的块垒,人生快意尽情释放于大草之间。这些在他都是有意为之,是一种功课,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碰撞,一种融合。对他而言,最让他害怕的事情,就是写得和别人一样,没有了个性。而这种个性是要努力地超越自己,超越前人。在他最佩服的书法家当中,古代有董其昌,现代有林散之,他们都是“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逸”的艺术品格,给沉闷枯寂的书坛以清新之风。中年以后的赖彬文从骨子里透着一股苦寂孤傲的气质,因而在长锋羊毫的绞转和燥润相间的墨色之下,常寄寓一种野逸孤寂之意。这一点,我们在他的书画展中体会尤深。

鹤鸣松阳不求闻达,且图艺术精进人生圆融。这是赖彬文对艺术人生的高韵深情,也是让我们最为感动之处。

(石林柳)